诺贝尔物理学奖何以相中啁啾脉冲放大技术?

2024-09-12

自1960年,梅曼制造出世界首台红宝石固态激光器,激光技术便开始快速渗入物理、化学、生物医疗等众多研究领域,进而对大众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带来深刻影响。

激光领域摘得2018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早已不再局限于切割、焊接、表面热处理这类材料加工领域,以激光内雕、激光清洗、超快激光为代表的众多新型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激光开始向越来越多领域渗透。目前,围绕着激光技术已经形成一个超过百亿美元规模的全球化产业,全球各国均将激光技术作为提高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2018年10月2号,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主导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式揭晓。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国物理学家杰哈·莫罗(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物理学家唐娜·斯崔克兰(Donna Strickland)凭借在激光领域的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莫罗和唐娜因为“发明产生高强度超短光学脉冲的方法”而共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奖金。其中,唐娜·斯崔克兰也成为了自1901年至今100多年来,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左起依次为: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物理学家杰哈·莫罗、加拿大物理学家唐娜·斯崔克兰

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原理

虽然,激光器早在1960年已被发明出来,但科学家们从未放弃在其性能上寻求更大突破。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增加短脉冲的光强,放大材料就会被烧毁,这是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1985年,莫罗和唐娜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技术(CPA)。啁啾二字最早出自唐朝诗人王维《黄雀痴》中的诗句“到大啁啾解游颺,各自东西南北飞”,原指鸟儿的不同叫声,在激光中指的则是不同频率,是对这项技术原理的形象化表述。

这一技术的原理大体上可以表述为:将一段短脉冲在时域上展宽,然后放大,再进行压缩。当脉冲展宽时,功率的极值会变得非常低,因此,即便放大到很高的倍数,也不会烧毁放大器;然后,再在时域上对脉冲进行压缩,可以极大增强脉冲的强度。使用这项技术后,脉冲可以短到飞秒(10-15秒)量级,功率可以达到太瓦(1012瓦特)量级。通过这一技术,激光脉冲变得更短,强度变得更高。正是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超快、超强激光得到了快速发展。

阅读163
分享